9月23日,第5期教学午餐会特邀了前不久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与来自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等70余名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
会上,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创始人于忠海教授、主要带队导师辛邵杰教授以及负责团队管理的黄金老师作为教师代表,饱含深情地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创新集训队从创立、成长、直到硕果累累的今天。2006年9月,在于忠海教授的提议下,集结了辛绍杰、王廷军、张晓青、黄金、汪烨、王荣华、刘加亮、夏敏燕等十几位机械学院的教师组成了导师团,出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思考,创建了涵盖机器人技术、CAD/CAM、数控技术、模具CAD/CAM四个方向的创新集训队。集训队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竞争力,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学生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大受益者。
“十年磨一剑”。在每一位创新集训队老师和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努力与坚持下,集训队从创立之初的没有章法可循到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训练模式与运作机制。集训队通过搭建数字化技术研究、培训、交流平台,开展机械学院、学校层面大学生创新论坛,借助上海市教委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推进创新能力培养,建立集训队动态管理运行机制,每年吸收新成员末位淘汰,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学带着想法走进实验室、带着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列入重点工作、鼓励教师吸引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方式,营造出浓郁的大学生科创氛围,为大学生创新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科创平台,真正地使学生体会到参加创新活动能改变自己,能有所收获。
前集训队队长王顺利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在发言中向大家叙述了他在参与集训队的成长经历,感言“科创让大学生活更美好”。在集训队不仅让他在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上受益颇多,更培养了他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回忆起集训队的导师们在精神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一点一滴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依托与温暖。
在听取了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的教师和同学的发言后,在座的老师们深深地为他们十年的坚持不懈而动容,更为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老师和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次“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经验分享与交流从科创角度启发了老师们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思考,了解了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条件,并对今后带学生科创有借鉴意义。老师们也在反馈表中坦言:“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综合教学的努力,在今后将结合创新来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投身与本院系的学生科创活动,积极思考、不畏失败。”
机械学院创新集训队之所以取得了“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次全国“挑战杯”以及上海市大学生各类科创竞赛一等奖等好成绩,是源于学校、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的大力支持,源于等多位指导老师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与付出,以及一批又一批队员的执着与努力。正如同几位老师发言中所期待的:在未来,期待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加入到指导大学生创新活动中来,体验到科创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期待我们学校大学生创新平台搭建更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平台越来越大;期待我们学校的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受益面越来越大;期待机械学院大学生创新集训队路能走得更长,更远......